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如下图,商品条码是以69开头的,13位的代码。
商品条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条码,由不同的种类组成,13位零售商品条码(GTIN-13)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用的商品条码之一。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最常见的,结算时的扫码依据。
如果出现重码,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造成混乱。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企业管理混乱或条码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所致。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加强管理,企业在编制商品项目代码时,应严格遵循商品编码原则,特别要注意基本特征(商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类型等)不同的商品,应编制不同的商品项目代码;
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系统成员应建立商品条码编码档案或计算机管理系统,并由专人管理,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企业商品编码情况,从而杜绝重码现象。
同时,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到编码前查询、编码时认真、编码后审核。只要大家思想重视,工作认真,就能避免重码的产生。
其商品代码的编制通常采用 13 位代码结构,但不应与包装内所含商品的代码相同。
如何为独立包装的单个零售商品编制代码?
其商品代码的编制通常采用 13 位代码结构。当商品的包装很小,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任意之一时,可申请采用 8 位代码结构:
①13 位代码的条码符号的印刷面积超过商品标签最大面面积的四分之一或全部可印刷面积的八分之一时;
②商品标签的最大面面积小于 40cm²或全部可印刷面积小于 80cm²时;
③产品本身是直径小于 3cm 的圆柱体时。
翻译
搜索
复制